首页 >> 党的建设 >>理论园地 >> 刘元胜:深刻理解中国式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
详细内容

刘元胜:深刻理解中国式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

时间:2023-03-20 18:26     作者:网络【转载】   来自:网络整理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出发,立足世情国情农情,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刻洞察“三农”发展规律和趋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继承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首先,要健全党领导乡村振兴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完善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让党的全面领导成为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工作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其次,要系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立足国情农情村情民情,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实践充分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越是密切联系群众、心系农民利益,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就越牢固,农村各项工作就越能打开局面和赢得主动。

最后,要培养造就一支热爱“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的农村工作本领、“三农”工作经验,会深刻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需要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为此,要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抓“三农”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厚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意识、情怀和能力。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将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立场,既是赓续党成立以后把依靠农民、为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的优良传统,又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到“三农”领域的充分体现。

一方面,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这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经验。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要求,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让农民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样上拥有发言权,构建农民全环节参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实现乡村振兴让民做主、由民做主,即通过依靠农民来发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固树立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

另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推动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增进农民福祉,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自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成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使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迈入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阶段。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应忽视脱贫户收入水平不高、脱贫基础脆弱,边缘户致贫概率较大,脱贫地区产业基础不牢、垮掉风险较大等诸多问题。要坚持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首先,要把防止返贫摆到重要位置。设置过渡期,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不搞政策措施急刹车,确保驻村工作队继续留在农村。各地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抓好落实,让脱贫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注重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引导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鼓励脱贫人口向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最后,要强化产业扶贫。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链,高质量发展扶贫产业,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鼓励脱贫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循环、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在特色上下功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特色经济和联农带农经济。

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永恒课题

“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尽管近年来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下,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丰收势头,比如,粮食总产量在2022年达到了13731亿斤、比上年增产0.5%、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九连丰”,但是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国际形势的复杂严峻,使得供求紧平衡越来越紧,长期态势特征越来越鲜明,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立足国情农情粮情,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这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永恒课题。

首先,要从战略上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正确认识和把握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对粮食问题不能侥幸、不能折腾,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看待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区分这两种问题的不同性质,明确多了是库存压力、是财政压力,少了是社会压力、是整个大局的压力,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还要算政治账、安全账和长远账。

其次,要从落实上坚持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是“国之大者”。为此,在保障粮食安全这个战略问题上,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扛起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这不仅是党的初心使命和执政理念在“三农”领域的充分体现,也是从讲政治的高度上强化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支撑作用,能够将加强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确保在粮食安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紧平衡问题,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政治自觉、决策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不能将粮食当作一般商品,防范和化解粮食生产向主产区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快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既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又让主产区重农抓粮不吃亏。

最后,还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科技成为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同时,还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战略布局上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和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

产业兴旺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农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期待,需要释放产业兴旺效能,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体面就业与持续增收、农业才能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农村才能焕发生机与充满活力。因此,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村繁荣。

一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航灯、以资源禀赋为定位器,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树立全产业链发展思维,解决当前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和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在特色上做文章,避免同质化,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和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同时,要加快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二是抓住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阶段性特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丰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乡村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走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是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形成企业和农民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决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

乡村治理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振兴战略会深刻影响城乡利益格局、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思想观念,从而重塑城乡秩序。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只有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才能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首先,要充分发挥带头人的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践证明,办好农村的事,带头人至关重要、基层党组织极为关键。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向农民讲清楚党的主张,增强农民的认同感;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带领农民贯彻党的决定和推动农村改革,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要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现形式,着力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让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由农民商量着办,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主人翁地位。

再次,要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借鉴“枫桥经验”,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

最后,要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发挥优秀乡村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通过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文章来源:http://www.zytzb.gov.cn/zytzb/2023-03/20/article_2023032015033898633.shtml

地址:忻州市长征街21号市委大院主楼    邮政编码:034000 

中共忻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