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第2讲★ ★ ★ 为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早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另一方面着重加强了对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党派领导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及蒋介石等人物的统一战线工作。 一、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领导和组织群众性救亡运动 1936年春,为了加强党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派刘少奇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让群众了解党的主张,刘少奇同志先后发表了《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中共中央北方局为抗日救国宣言》等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党的工作方针,强调要长期深入群众,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广泛团结和争取群众,积蓄和保存自己的力量,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北方局党组织利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北方局的组织和领导下,成立了由工人、农民、学生、知识阶层、工商业者及妇女参加的华北各县救国联合会、学生救国会等抗日救国组织。 在南方,中共中央派冯雪峰、潘汉年到上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正式成立并发表宣言,提出了根本改变目前外交政策,停止一切内战,迅速建立起民族统一战线,保障集会、结社、出版绝对自由、释放政治犯等八项要求。1936年1月28日成立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2月23日,上海国难教育社建立。 二、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争取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发动群众起来抗日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了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争取工作。根据中国地方武装割据的特点,争取地方军阀势力走上抗日道路,不仅会壮大抗日力量,而且对促进蒋介石集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也有重大作用。 ![]() 发动“两广事变”的陈济棠、李宗仁和白崇禧
![]() 山西抗敌决死队,即山西新军。 2.对阎锡山的争取工作。1936年5月,红军东征回师后,我党分析了在山西与阎锡山合作抗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决定把争取与阎锡山的合作作为一个突破口,实现山西局部合作抗日的局面,以推动华北乃至全国的合作抗日局面。毛泽东亲笔写信给阎锡山,陈述红军的抗日诚意,表示愿意联合一致,共同抗日。同时,中共中央委托“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负责人、阎锡山中学的老师朱蕴山入晋会见阎锡山,劝其走联共抗日的道路,并通过张学良、杨虎城敦促阎早下决心。阎锡山虽未对联共明确表态,但表示愿意抗日,并取消了一些抗日救国的限制。7月,日军进犯绥东,威胁山西,阎锡山权衡利弊,为保全自己在山西的统治,确定了“联共拥蒋”“守土抗战”的方针。中共中央相继派南汉宸、彭雪枫、周小舟等与阎锡山磋商联合抗日事宜,并在太原设立秘密联络站。中共北方局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到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8月下旬,阎锡山邀请山西籍的中共党员薄一波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10月,中共派出由薄任书记和杨献珍、董天知、韩钧、周仲英共同组成的中共山西工作委员会,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阎锡山任命薄一波以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的名义担任“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的工作。薄一波等人本着“站稳脚跟、抓住实权”的方针,重组了牺盟会领导机构,有原则地使用阎锡山提出的或他能够接受的进步口号和工作方式,大刀阔斧地发展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组织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亦称“抗日敢死队”)。 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简介 为早日实现华北联合抗战的局面,1936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再次提出了“促成北方统一战线”的任务,加快了对争取阎锡山工作的步伐。11月12日,中共中央代表彭雪枫秘密到达太原,开始了同阎锡山的正式谈判。双方在共同抗日的大原则下达成协议,决定互设通信站,建立电台联系。至此,我党与阎锡山的合作关系正式确立。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号龙池,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 3.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工作。红军到达陕北后,为解除国民党军队对陕北根据地的威胁,实现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抗日局面,对张学良、杨虎城及其领导的东北军、西北军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 张学良和杨虎城(右)合影。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著名爱国将领。
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西北军合作关系的确立,促成了西北地区局部抗日局面的形成,这对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期继续 文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片、视频:网络 编排:北京统战 (来源:北京统战微信号) |